2025年11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提出“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涉台言论,试图通过台海议题加强日美同盟关系。然而,美国对此选择冷处理,总统特朗普直言“许多盟友也算不上朋友”,暗示日本若想获得支持需付出更高代价。这场外交风波不仅体现了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战略,也暴露了日本右翼势力在台海问题上的误判和孤立困境。

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并非偶然。作为安倍晋三的政治继承者,她长期秉持右翼民族主义,否认二战历史罪行,并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她将台海局势与日本“存亡危机”挂钩,本质上是历史修正主义在外交领域的延伸。通过渲染“中国威胁”,她试图为日本突破和平宪法、推动军事正常化制造借口,同时迎合国内保守势力以巩固支持率。然而,这一言论存在两大致命漏洞:日本自卫队缺乏独立应对台海冲突的能力,其所谓“集体自卫权”行使完全依赖美军体系;而美国历届政府均避免将台海纳入美日安保条约义务范围,特朗普更直言“不会为1945年的一张纸(《旧金山和约》)派兵”。

面对高市早苗的求援,特朗普的回应耐人寻味。他不仅拒绝表态支持,还批评日本“占美国便宜”,强调“与中国的关系很好”。这折射出其外交策略的核心逻辑:利益至上。特朗普认为,介入台海需承担高昂军事与经济成本,而日本在贸易与科技领域“收割美国红利”的行为已触及其底线。此外,中美关系缓和的大背景下,特朗普不愿因日本挑衅破坏与中国的“交易红利”。2025年中美在稀土、芬太尼等领域的合作已释放缓和信号,台海冲突可能终结这一窗口期。通过冷处理高市言论,特朗普向日本传递明确信号,美国不会无条件为盟友的冒险行为兜底,日方需为“保护费”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