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一枚搭载中国国旗的长征六号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冲天而起,伴随着剧烈的火焰与浓烟,它成功将18颗通信卫星部署至近地轨道。这一幕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又一进展,也引起了“日经亚洲评论”的关注,该媒体于10月11日刊文探讨了中国构建太空卫星星座的雄心壮志。
美国SpaceX的“星链”计划是当前全球最为人熟知的近地轨道卫星星座项目,其通过快速部署卫星,在卫星互联网服务领域建立了显著优势。然而,中国并未放慢脚步,正积极缩小与SpaceX之间的差距,不仅将卫星星座的发展提升为优先任务,还促进了公私合作,加速卫星制造,并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和卫星互联网服务出口方面取得进展。有专家指出,政府支持对于资本密集型的卫星星座建设至关重要,中国正多管齐下,预计不久将来就能追上SpaceX的步伐。
卫星互联网的独特价值在于其能在地球上几乎任何角落提供网络连接,包括偏远的沙漠和广阔的海洋,甚至在基础设施受损情况下也能保证通信畅通。低轨道卫星因距离地球更近,相比高轨道卫星能提供更快的通信速度和更低的延迟。SpaceX的“星链”系统凭借超过6400颗在轨卫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卫星运营商,服务范围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面对“星链”的先发优势,中国展现出的决心不容小觑。中国已向国际电信联盟申请超过5万颗低轨道卫星,并规划了多项大型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项目,如GW星座、G60星座和鸿鹄-3星座。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部署超过6000颗卫星,其中“千帆星座”作为核心部分,计划在2030年底前部署约1.5万颗卫星,实现全球互联网接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