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拟立法保障无偿献血者权益 激励机制更完善。河南省正加快推动无偿献血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地方立法进程。根据2025年度立法计划,省人大常委会将于11月审议《河南省献血条例(草案)》。目前,《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已实施近26年,但随着临床用血需求不断增长,血液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该办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献血工作的需要,迫切需要修改和完善。
此次拟出台的《河南省献血条例》共七章,旨在系统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全省血液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草案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强对献血工作的领导,建立献血工作协调机制,统一规划并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献血工作。卫生健康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献血工作的主管部门,依法对献血工作行使监督管理职责。
草案确定每年六月为“本省无偿献血宣传月”,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等定期组织献血活动,其中高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体献血。草案还对固定献血点和流动献血车的运行给予强力保障,规定固定献血点设置应纳入城市规划,确需迁移时须坚持“先建后拆”原则,不得影响正常采血服务。流动献血车在停放期间享有专属停车位,免收停车费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干扰采血工作。
激励机制方面,草案设立“激励与优待”专章,明确对获得国家无偿献血表彰的个人可享受免交医疗机构普通门诊诊察费、免费游览政府主办的公园和景区等优待,并鼓励公共交通给予优惠。进一步优化献血者及其亲属临床用血费用减免政策,推动实现“医院直免”“跨省用血减免”等便民服务。献血量累计1000毫升以上的,本人临床用血时终身免费使用所需血量;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双方的父母、子女及其配偶临床用血时,可以合计免费使用无偿献血者献血总量等量的血液。
草案还提出建设全省统一的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采供血机构与医疗机构间信息互联互通,提升血液调配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将启动应急献血机制,开辟血液调配“绿色通道”,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目前,草案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社会各界可通过邮寄、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反馈建议,具体方式可登录河南人大网查看,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