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牛肉可能根本不是牛肉,而是用猪肉冒充的。近日,思明法院公布一起案例,四名摊贩挂“牛肉”卖猪肉,涉案总金额超159万元,最终四人全部获刑。
小范常年在市场摆摊卖牛肉,但自从他的摊位周边出现了卖低价牛肉的摊贩,自己的牛肉就不好卖了。小范打听到,原来隔壁摊贩有低价采购“牛肉”的渠道,于是要来了批发商阿亮的联系方式,从他手中购入低价“牛肉”。多次购买之后小范发现,自己低价购进的根本不是牛肉,而是母猪肉。
批发商阿亮会根据母猪肉不同部位的肉质来冒充不同类型的牛肉。比如猪颈肉纹理松散,便用来冒充高价的雪花牛肉;猪排骨旁边的三层肉肥瘦相间,便用来冒充牛腩;猪腱子肉结实,便用来冒充牛腱子肉。
发现真相的小范非但没有举报批发商,反而知假买假,把假牛肉和真牛肉混在一起,拉低售价,生意果然好了不少。除了市场里的散客,他的“牛肉”还供应给附近多家餐饮店。之后,市场里另外几名卖牛肉的摊贩也知道了这个“秘诀”,纷纷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