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小时的抢救,还是没能留住孩子。10月19日,在浙江台州杜桥镇宝龙广场游乐场,一名三岁半男童在玩蹦床时喝珍珠奶茶,被奶茶里的珍珠卡住气管,最终不幸离世。他当时可能感到胸口像被堵住一样,又闷又疼,却发不出足够求救的声音。这份绝望让无数家长揪心。
事故发生后,责任归属成为焦点。家长指责奶茶店珍珠尺寸大、粘性强是主因,同时认为游乐场未制止带食物入场且救助不及时,还质疑商场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涉事方也各有回应。奶茶店称下单小程序有“儿童和老人需在看护下食用”的提示,事发时取餐者为成年人,店员事后才知晓有儿童;游乐场负责人则表示已尽到救助责任。目前三方仍在调解,责任尚无定论。
追责之外,更应反思的是家长为何给玩蹦床的三岁孩子喝珍珠奶茶。网友指出,家长是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不能凡事都把责任推给别人。这提醒所有家长:低龄儿童饮食安全至关重要,应尽量避免给孩子食用珍珠、果冻、整颗坚果、黏性食物等。即便要吃,成人也必须全程看护,确保孩子细嚼慢咽,并远离奔跑、跳跃、大笑等行为。
孩子的安全从来不是某一方的责任。如果当时在场的人能熟练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或许能为孩子争取更多生机。但现实中,多数人对该急救法仅“听说过”,遇到紧急情况根本无从下手。这再次提醒我们,儿童急救知识普及刻不容缓。家长、学校老师、游乐场及商场工作人员都应主动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等技能,多一人掌握,孩子的安全就多一份保障。
愿这场悲剧能让所有人警醒,别让类似的遗憾重演,别让本应“甜蜜”的珍珠奶茶变成夺走孩子生命的致命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