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10月24日,杨连第的长子杨长林讲述了父亲的故事,勉励年轻一代传承先烈精神,建设更强大的国家。

杨连第1919年出生在天津的一个贫苦家庭,1949年参加人民解放军后,奉命抢修陇海路8号桥。他脚踩单面云梯,登上45米高的桥墩,连续三天爆破百余次,帮助大桥提前20天通车。铁道兵团党委授予他“登高英雄”称号。1950年入朝作战前,杨连第已是全国知晓的英雄模范,在朝鲜战场上多次出色完成任务,晋升为副连长。

1951年7月,清川江大桥被毁,杨连第带领战士们奋战30多个昼夜,12次架设铁路浮桥,保证了军需物资及时运往前线。1952年5月15日,杨连第在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年仅33岁。
杨长林回忆,父亲参军前当过架子工、水电工,终日劳碌养家糊口。参军三年间,父亲成长为英雄,因为他为国家和人民战斗。杨连第曾说:“过了鸭绿江,人人都一样。”1952年,杨长林8岁时,父亲随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向各地报告英雄事迹。他在学校看到父亲作报告,但父亲没有与家人联系,第二天清晨骑马离开,这一幕成为永别。
杨连第牺牲后,被追授为“一级英雄”“特等功臣”,所在连队命名为“杨连第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杨连第连队所在的铁一师后来转业为中铁十一局,迁往湖北武汉。
杨长林表示,看到有人在网络缅怀父亲,感到欣慰。他认为,“登高”的精神在各行各业中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在月球还是火星,都要不断攀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