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功试验“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到首次用“起动发动机”从潜艇上射出“波塞冬”无人潜航器,俄罗斯近期新武器研发动作频频。俄方此时密集官宣捷报有何用意,又向战略对手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波塞冬”无人潜航器试验成功
当地时间10月2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成功进行了“波塞冬”无人潜航器试验,这也是俄方首次用“起动发动机”从潜艇上射出“波塞冬”,并且开启核动力装置,让该潜航器航行了一段时间。
普京表示,“波塞冬”的威力超过目前俄罗斯最先进的“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此外,就机动速度和潜航深度而言,目前全球没有任何同类武器可与之匹敌,短期内也不太可能出现,且“波塞冬”无人潜航器无法被拦截。
“波塞冬”性能如何?
“波塞冬”是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可在很深的海域高速航行,下潜的深度能达到1000米左右,航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00至130千米,能够进行远距离自主攻击,传统反潜武器难以对其拦截。“波塞冬”可携带高达百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头,且体积很小。目前,“波塞冬”已投入量产,可装备在专门改装的潜艇上。
利用特种核潜艇搭载、部署和使用“波塞冬”,具有极强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搭载大威力核弹头的“波塞冬”可歼灭一个完整的航母战斗群,也能摧毁大型海军基地。

分析认为,俄罗斯海基核打击体系,已实现“二元化”,既有配备“布拉瓦”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也包含搭载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的特种核潜艇。两条技术路线同步发展,在水下和空天区域同步实施核打击,可使对手防不胜防。

 
  







